Linux 上的主機檔案切換器

Linux 上的主機檔案切換器

似乎有大量實用程式可以在 OSX 上管理主機檔案。我連一個類似的都找不到http://www.macupdate.com/app/mac/29949/gas-mask對於Linux。我一直在 vim 中保持主機檔案打開,因為出於測試目的,我每天都會多次切換映射。

我想要的是 GUI 或可以放入面板或小部件中的東西,或者可以擁有一組主機設定檔的東西,這樣我就可以預先配置它們,然後只需單擊即可更改設定。這樣的實用程式存在嗎?我使用的是 Ubuntu 10.04。

答案1

主機切換器

一個管理和切換主機配置的小工具。它在 Linux、Windows 和 Mac OS X 中進行了測試。

主機設定檔

Host Profiles 是一個跨平台的主機檔案管理工具。快速切換主機設定檔並自動刷新 dns。目前,只有 root 使用者可以啟動該程式。

Dirk Krause 的工具 - Hostadm

Hostsadm 程式讀取 MySQL 資料庫並建立多個設定、文件檔案和許可證報告。 Linux/Unix 系統上的主機相關資訊會儲存在多個設定檔中(即 /etc/hosts、/etc/ethers、/etc/netgroup 或對應的 LDAP OU)。新增或修改主機需要在多個地方進行一致的修改。將有關主機的所有資訊集中在一處可以更輕鬆地進行維護並確保一致性。

網路文件與設定檔是從同一個資料庫產生的,因此與設定是一致的。由於許可證報告是使用相同資料庫產生的,因此主機名稱與網路文件一致。

Firefox:切換主機

SwitchHosts 讓您可以快速輕鬆地管理並在多個主機檔案之間切換。當然,DNS的刷新是立即執行的。 Hosts文件經過審核,安全有保障。

不是您要求的,但也值得了解:

GNU 名稱服務開關

C 庫中的各種函數需要進行設定才能在本機環境中正常運作。傳統上,這是透過使用檔案(例如,/etc/passwd)來完成的,但其他名稱服務(例如網路資訊服務(NIS)和網域服務(DNS))變得流行,並且通常被駭客入侵到C庫中具有固定的搜尋順序(參見 frobnicate)。

GNU C 庫包含此問題的更清晰的解決方案。它是根據Sun Microsystems 在Solaris 2 的C 庫中使用的一種方法而設計的。

儘管介面可能與 Sun 的版本類似,但沒有通用程式碼。我們從未見過Sun 實現的任何原始程式碼,因此內部介面不相容。這也體現在我們使用的文件名中,稍後我們將看到。

使用 FireFox 的 FoxyProxy 外掛程式避免編輯「hosts」文件

FoxyProxy 充當 Firefox 和網際網路之間的代理伺服器。您設定一個“代理”,它本質上允許您將流量引導到單點 - 我使用將流量引導到“本地主機”的代理 - 然後您可以添加與代理關聯的任意數量的模式。完成所有設定後,您可以透過在瀏覽器底部按滑鼠右鍵來開啟或關閉此代理程式。對我來說,設定非常簡單,而且效果很好。

好的,這裡有一個問題:有時我確實需要在不同的瀏覽器中測試網站。在這種情況下,這個瀏覽器外掛根本無法解決這個問題。但對於我的大部分日常網頁開發需求來說——這太棒了!

網域解析

Dnsmasq 是一個輕量級、易於設定的 DNS 轉發器和 DHCP 伺服器。它旨在為小型網路提供 DNS 和可選的 DHCP。它可以提供不在全域 DNS 中的本機電腦的名稱。 DHCP 伺服器與 DNS 伺服器集成,並允許具有 DHCP 分配位址的電腦出現在 DNS 中,並在每個主機或中央設定檔中設定名稱。 Dnsmasq 支援靜態和動態 DHCP 租用以及 BOOTP/TFTP/PXE,用於無磁碟機的網路啟動。

Dnsmasq 的目標是使用NAT 的家庭網絡,並透過數據機、電纜數據機或ADSL 連接連接到互聯網,但對於任何資源使用率低且易於使用的小型網路(已知最多可工作1000 個客戶端)來說,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支援的平台包括Linux(帶有glibc 和uclibc)、Android、*BSD、Solaris 和Mac OS X。 floppyfw 、Firebox、LEAF、Freesco、fli4l、CoyoteLinux、Endian 防火牆和 Clarkconnect。它還可用作 FreeBSD、OpenBSD 和 NetBSD 端口,並用於 Linksys 無線路由器(dd-wrt、openwrt 和庫存韌體)和 m0n0wall 專案。

Dnsmasq 提供以下功能:

  • 防火牆後面的機器的 DNS 配置很簡單,不依賴 ISP 的 dns 伺服器的詳細信息
  • 當數據機連接到 Internet 時嘗試進行 DNS 查找的用戶端將立即逾時。
  • Dnsmasq 將提供來自防火牆電腦上的 /etc/hosts 檔案的名稱:如果本機電腦的名稱存在,那麼它們都可以被定址,而無需在每台電腦上維護 /etc/hosts。
  • 整合 DHCP 伺服器支援靜態和動態 DHCP 租用以及多個網路和 IP 範圍。它跨 BOOTP 中繼工作,並支援 DHCP 選項,包括 RFC3397 DNS 搜尋清單。透過 DHCP 設定的電腦的名稱會自動包含在 DNS 中,並且這些名稱可以由每台電腦指定,也可以透過將名稱與 dnsmasq 設定檔中的 MAC 位址相關聯來集中指定。
  • Dnsmasq 快取 Internet 位址(A 記錄和 AAAA 記錄)和位址到名稱對映(PTR 記錄),從而減少上游伺服器的負載並提高效能(尤其是在數據機連線上)。
  • Dnsmasq 可以設定為自動從 ppp 或 dhcp 設定中取得其上游名稱伺服器的位址。如果該資訊發生變化,它將自動重新載入。 Linux 防火牆發行版的維護者會對這項功能特別感興趣,因為它允許自動進行 dns 設定。
  • 在支援 IPv6 的機器上,dnsmasq 既可以透過 IPv6 與上游伺服器通信,也可以透過 IPv6 提供 DNS 服務。在雙棧(IPv4 和 IPv6)盒子上,它可以同時使用兩種協議,甚至可以充當 IPv6 到 IPv4 或 IPv4 到 IPv6 轉發器。
  • Dnsmasq 可以設定為將對某些網域的查詢傳送到僅處理這些網域的上游伺服器。這使得與私有 DNS 系統的整合變得容易。
  • Dnsmasq 支援 MX 和 SRV 記錄,並且可以設定為傳回任何或所有本機電腦的 MX 記錄。

該線程建議使用 WICD 前/後腳本,以便在 WICD GUI 中選擇不同的網路自動切換您的 /etc/hosts 檔案:

Ubuntu 論壇 - 根據連線在主機檔案之間切換

WICD 網路管理器能夠完全滿足您的需求。您可以透過 Synaptic(或軟體中心)安裝它。請注意,由於它與預設網路管理器的功能相同,因此這將卸載後者。您始終可以透過安裝 network-manager-gnome 軟體包來換回。

透過 WICD,您可以針對不同的無線和有線網路使用不同的前/後連接腳本。

如果您想保留預設的網路管理器,可以選擇將腳本直接放入 /etc/network/if-* 資料夾中...儘管我對這些沒有什麼經驗,因為我很高興使用 WICD。 ;)

答案2

是的,你可以嘗試大措縣——也於github

它不提供GUI,但它比GUI程式更容易使用。它是一個 shell 腳本,您可以使用單一命令來運行它。

例如,

$ sudo ./dacuoxian.sh google-hosts

答案3

你可以試試主機切換器,它在 github 上。

它是一個由wxpython建構的GUI工具,它使用gedit作為預設編輯器,您可以輕鬆地在多個主機檔案之間切換主機。

螢幕截圖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