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DVD 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損壞是否正常?

CD/DVD 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損壞是否正常?

多年來,我偶爾需要從 CD 或 DVD 備份中檢索資料。

所有這些備份介質都經過特別小心的刻錄(低速,並不總是使用高端介質,但也從來不使用最便宜的垃圾),並且幾乎總是打開刻錄程序的雙重檢查選項。

然而,幾年後,每當我必須搜尋一些 CD 或 DVD 時,就會發現大量媒體上出現了令人震驚的資料損壞事件。

我設法解決了損壞問題,因此沒有造成嚴重損壞(因為它們通常只跨越幾個扇區,或者在 CD/DVD 上稱為任何名稱),但這是否是 CD/DVD 的正常損壞率?儲存方法會影響媒體的壽命嗎?我通常將它們存放在軟塑膠袋中。從這些袋子中滲透出來的化學物質會是問題所在嗎?

  • 有沒有辦法防止 CD/DVD 腐爛?這是品牌問題嗎?

答案1

可能是在這裡向唱詩班佈道,但這是使用這些該死的東西幾十年後獲得的經驗。我的第一個驅動器是非常昂貴的 SCSI 介面 1x CD-R。您現在花 250 美元購買真正優秀的製造商嗎?噗!我現在可以用我買那東西的錢買六個。哎喲!

  1. 使用優質磁碟機來生產磁碟
  2. 使用優質磁碟製造商(三菱、JVC、索尼)和盡可能新鮮的一批磁碟。
  3. 在插入磁碟機之前確保磁碟表面清潔
  4. 較慢的刻錄速度應該會產生較大的點,刻錄後驗證數據
  5. 重要數據的多個副本是一個“非常好的主意™”

也:

  1. 時間會降低染料層的寫入能力,緩慢的刻錄速度無法彌補這一點,請盡可能使用新的磁碟。
  2. 熱會降解可寫層中使用的染料。
  3. 紫外線會降解可寫層所使用的染料。
  4. 濕氣會穿過標籤側塗層並侵蝕鋁閃光層。
  5. 在某些環境中,有一種黴菌會侵蝕磁碟的標籤面,即使在壓制的磁碟上也是如此。

可寫入磁碟壽命所引用的 20-30 年壽命是基於先進的老化測試,而不是實際的壽命測試。現實生活表明,大部分已寫入的磁碟可能在 10 年後就不再好用了。

因此,遊戲的名稱是「在多種媒體類型上製作多個副本,以便長期儲存」相當靜態的資料。有了多個副本,就有機會恢復壞文件。

如果涉及大型資料庫,情況就不太好了,幾個壞點可能會導致整個資料庫在幾個磁碟上毫無用處。大多數備份的生命週期為數週,因此這不是什麼大問題,但對於每月備份,如果長期儲存構成法律責任,您可能需要經常刷新副本。

答案2

使用DVD災難緩解 CD/DVD 劣化問題。記住,我說過緩解, 不是解決

如果您付出一些努力,並定期檢查磁碟的完整性,DVDisaster 會通知您損壞的程度(如果有),然後實際上可以維修它!修復後,您可以將磁碟的資料寫入新磁碟。此後,您應該繼續定期檢查新磁碟是否損壞(我認為每年檢查一次就足夠了)。

DVDisaster,結合其他建議慘敗實驗室是一種非常好的(而且便宜)的歸檔方法。

DVDisaster 的一個(小)缺點是它需要磁碟上的空間來儲存復原資料(Reed-Solomon 代碼)。為恢復資料留出的空間越多,成功恢復的可能性就越高。因此,如果您在磁碟上留出更多空間用於恢復數據,則可以減少執行完整性檢查的頻率。

與手動製作磁碟的多個副本相比,這有一個優點:只需命令DVDisaster 使用恢復資料修復損壞的情況,比自己手動檢查磁碟的檔案以查看哪些檔案已損壞,然後再繼續操作要方便得多。此外,我們無法確定倖存者的身體是否有微小的惡化,使他們看起來沒有受到傷害:這些文件可以打開和讀取,沒有任何應用程式錯誤。

答案3

這是正常的。

您最好的選擇是:

  1. 多重備份。如果您沒有 2 份副本,那麼您就沒有真正擁有它。特別是對於您自己的資料(您的照片、重要文件等)。實際上,現在我的建議是將您自己的備份從 CD/DVD/藍光光碟完全複製到多個外部(或可攜式)硬碟上。例如,3TB 主備份驅動器和 3TB 第二備份驅動器以及 3TB 第三備份驅動器,全部具有相同的資料。每隔幾年,檢查一次硬碟並根據需要複製到新硬碟上。

  2. 正在下載:如果您沒有或無法保留您擁有的電影/音樂/遊戲等的備份,則用於獲取數位財產副本的 torrent 網站和其他工具和設施可能是一個不錯的備份。電影的品質往往較差,但這比為相同的內容支付兩次要好。

(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如果您使用這些法律,您就是邪惡的盜版者,即使是您為公平公正支付的東西也是如此。我的建議是:不要將賄賂購買的法律與您實際的道德權利混淆,也不是你實際上可以做什麼)。

答案4

這是完全正常的。

我發現的一種最小化損失的解決方案是使用 par2 演算法,而其他任何答案中都沒有提到這一點。此演算法可讓您建構“冗餘資料”,而無需進行 1:1 複製。

因此,如果您有 7 GB(10 CD)的數據,則可以使用 par2cmdline 等工具產生 8.4 GB(12 CD)的 par2 數據。當您將這些資料刻錄到 12 張 CD 上時,這表示只要其中 2 張(無論哪 2 張)發生故障,您仍然可以檢索所有資料。在這方面它與 RAID 5 類似。不過,它的計算成本相當高,因此在生成和恢復較大資料區塊時預計會等待很長時間。例如,我曾經用 1TB 的 par2 資料備份了 700 GB 的照片,實際生成過程在六核心 i7 處理器上花了近一周(!)。考慮到它僅用於您要儲存多年的備份,無論如何,我仍然發現它畢竟沒有那麼糟糕。

另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在提出這個問題時顯然不是那麼容易實現,但現在很容易實現)是不要使用 CD 或 DVD,而是使用藍光光碟。因為 BluRay 使用不同的資料儲存方式,因此發生故障的可能性要小得多。如今每 GB 的價格也更便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