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問題
我真的很擔心閃存作為不可替代文件的存儲並不可靠。有誰知道閃存(閃存驅動器、記憶卡 - SSD?)的完整性(損壞性)是否取決於系統及其資源負載?
也就是說,如果您正在向 USB 隨身碟或記憶卡寫入(或讀取?),而係統處於負載狀態(後台運行 CPU 為 100%,佔用大量內存,或導致硬碟頻繁抖動),是否會導致寫入閃存設備或從閃存設備讀取的資料損壞?
背景
我最近購買了兩個全新的隨身碟(一個金士頓記憶卡和一個金士頓 USB 隨身碟)。我將一個包含大量文件的資料夾複製到兩個文件中(同時),當我將它們與來源文件(以及彼此)進行比較時,我發現某些文件顯示為不同的。其中一些是誤報,重新比較它們使它們消失(它們突然再次相同),而另一些則永久損壞(有些連續 8 個位元組不同,有些連續幾十個位元組不同)。再次複製損壞的檔案並進行比較後,它們顯示為相同的。
觀察結果
它似乎與系統無關(例如,記憶體故障),因為我已經看到它發生在筆記型電腦和桌上型電腦上。它也不依賴作業系統;它發生在 64 位元 7 和 32 位元 XP 上。它似乎與 USB 連接埠或記憶卡讀卡機(同樣,不同的系統)無關。它甚至不是設備本身(我在 SanDisk 和 Kingston 記憶卡和 USB 驅動器上看到過這種情況)。不幸的是,我無法進行任何測試,因為雖然它不是完全間歇性的,但它是隨機的(我也許能夠強迫它發生,但無法控制結果)。
當這種情況發生時,唯一似乎稍微一致的因素似乎是正在讀取或寫入快閃記憶體的系統的資源負載。就好像該設備無法足夠快地獲取資料一樣,就好像閃存驅動器和卡的速度太快一樣(¬_¬)
,因此它會寫入垃圾並繼續前進,就像刻錄 CD 或 DVD 需要不間斷、穩定的資料流一樣以避免損壞光碟(即使有內建緩衝區)。
閃存驅動器真的是這樣運作的嗎?如果是這樣,為什麼?為什麼它們不像硬碟那樣需要更長的時間來執行磁碟操作?當然,在當今時代,系統被設計為動態的,並使用變數和錯誤處理,而不是期望所有操作在任意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如果沒有完成則失敗。
答案1
編輯:
經過與 Synetech 的一些有趣討論,並考慮到他進行了多次測試(不同品牌、不同作業系統版本、不同電腦等),我們發現了一些關於此的提示Microsoft Technet 討論頁面
一些用戶認為問題可能與USB電壓有關:有時Windows、主機板等會嘗試降低功耗,當CPU/電腦處於高負載時,這可能會是關鍵。在這些情況下,USB 的供電電壓可能低於其所需的電壓,然後可能會發生一些不穩定的行為。
有許多可能的解決方案,可能適用於每台計算機,也可能不適用於:
1 - 調整 BIOS,使北橋承受 USB 連接埠更大的壓力;
2 - 使用供電的 USB 集線器;
3- 禁用 ACPI 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