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問題之外。 LAN 網路的理想延遲是多少?什麼是好的延遲和壞的延遲?
答案1
這個問題問得不太好。電纜長度本身不會導致幾何延遲,因為光纖上的信息基本上以光速傳播,這導致非常適中的 0.3 微秒。
電纜長度的問題是signal attenuation
,在這樣的距離上這個問題變得非常重要。純二氧化矽基本上具有很小的衰減(約為 0.3 dB/km,請參見這篇維基百科文章),但成分中的雜質會造成一切不同,因為它們會導致 1000 dB/km 的衰減。由於這取決於纖維成分,因此無法確定哪種結果你的電纜將實現。
這種衰減導致,間接地延遲增加:在存在強衰減的情況下,將會出現嚴重的資料包遺失,這在 TCP 協定中意味著必須重新傳送資料包。發送方等待接收方確認的時間間隔會動態調整,以包括因衰減造成的延遲和封包遺失的影響,以便window
(IE如果沒有收到確認,發送方在重新發送資料包之前等待的時間也會相應增加。因此訊號衰減會導致丟包,從而導致視窗增大,從而導致吞吐量下降,從而導致外貌的延遲。
一個簡單的實驗表示存在 100Mb/s 線路不延遲但與2%丟包率有效減少到 3.7Mb/s,同樣,在存在 30 毫秒延遲但沒有丟包率的情況下,丟包率不會減少到僅有的16.2Mbs。您可以看到,即使是最大吞吐量的商用連接,高延遲和強訊號衰減的結合也是致命的。
大部分吞吐量下降不是由於訊號衰減是由於路由器內部的延遲造成的;因此,在典型的 SOHO 安裝中很容易找到毫秒 ping 傳輸時間,這實際上相當不錯。一個好的經驗法則是,在典型的 SOHO 中,任何低於 30 毫秒的時間都是優秀的,而高於 30 毫秒的時間都是異常的。透過引入訊號放大器來抵消訊號衰減;潛伏本身相反,需要在不同組件之間提供直接路由、最小化 WiFi 部分、監控沿途遇到的 AP 和路由器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