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A ESP」(「將SATA PORT1設定為外部SATA連接埠」)有什麼作用?

「SATA ESP」(「將SATA PORT1設定為外部SATA連接埠」)有什麼作用?

我正在華碩主機板的 EFI 設定畫面中尋找啟用 SATA 熱插拔的選項。我找不到這樣的選項,但我確實找到了一組標記為“PORT1 上的 SATA ESP”的每個連接埠選項,描述為“將 SATA PORT1 設置為外部 SATA 連接埠”。然而,每當我希望進行熱插拔時,我只需將磁碟放入機箱中並使用普通的內部 SATA 連接器進行連接即可。我沒有使用任何 eSATA 連接器/電纜。

顯示 SATA ESP 設定的 EFI 螢幕截圖

在我過去使用的另一台電腦上,SATA 熱插拔開箱即可神奇地工作。我認為它會起作用,因為 SATA 應該繼承 SCSI 的優點,例如熱插拔,而且它的表現完全符合我的預期。然而,它在我現在正在使用其 BIOS 的電腦上並不能開箱即用。但我懷疑這個奇怪的名字“ESP”模式是啟用熱插拔的開關。

當我使用內部 SATA 電纜而不是 eSATA 電纜時,啟用此選項是否會造成任何負面影響?為什麼此設定以這種方式命名,而不僅僅是“啟用熱插拔”之類的名稱,如果是這樣,為什麼預設情況下它是關閉的?

編輯:我嘗試打開連接埠 5 和 6 的“SATA ESP”,並成功在兩個連接埠之間熱插拔設備。顯然這是 SATA 熱插拔配置選項。但我的問題仍然存在:為什麼在 BIOS 中將其命名為“External SATA”而不是“SATA hotplug”?

答案1

SATA不僅僅是熱插拔:

它使用更堅固的連接器、更長的屏蔽電纜和更嚴格(但向後相容)的電氣標準。協定和邏輯訊號(連結/傳輸層及以上)與內部 SATA 相同。差異是:

  • 最小發射幅度增加:範圍為 500–600 mV,而非 400–600 mV。
  • 最小接收幅度降低:範圍為 240–600 mV,而非 325–600 mV。

[...]

這,包括讓設備看起來可移動,就是 BIOS 選項的目的。如前所述,這些變更是向後相容的。

顯然,華碩認為這兩個選項太混亂了。此外,BIOS 設定有時非常糟糕。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