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碟克隆後,AHCI 未偵測到硬碟;只能透過IDE](https://rvso.com/image/1518609/%E7%A1%AC%E7%A2%9F%E5%85%8B%E9%9A%86%E5%BE%8C%EF%BC%8CAHCI%20%E6%9C%AA%E5%81%B5%E6%B8%AC%E5%88%B0%E7%A1%AC%E7%A2%9F%EF%BC%9B%E5%8F%AA%E8%83%BD%E9%80%8F%E9%81%8EIDE.png)
我使用 Clonezilla 完成了 1:1 HDD 複製,包含 Ubuntu 16.04,從 IDE 驅動器到 1 TB SATA HDD。 1 TB HDD 以前用於 Windows。
如果控制器設定為 AHCI,則 BIOS 不再識別 1 TB HDD。 (但如果控制器設定為 IDE,則它可以工作。)它在「偵測 AHCI 連接埠 XXX」時停止,在該連接埠中,根本不重要。只要安裝了 Windows (NTFS),AHCI 識別就可以運作。它還可以毫無問題地識別 FAT32 驅動器。
由於這是克隆/填充 Ext4 文件系統後出現故障的第二個硬碟(我嘗試過的前一個硬碟是較小的 SATA HDD),我問自己 AHCI 驅動器識別例程是否需要來自硬碟的附加資訊以便“確定」啟動,如果沒有NTFS/FAT32,它就會停止。
使用的機器是 Q6600、8GB RAM、ASUS P5K Pro、最新的 BIOS。此外,BIOS還包含Asus EZFlash,它使用NTFS/FAT32/FAT16例程來存取USB隨身碟或CD上的BIOS更新檔。也許 AHCI 例程使用 EZFlash 的檔案系統存取例程。
此問題是“舊”AHCI 控制器的常見錯誤嗎?或有什麼建議嗎?
答案1
問題是 BIOS 中的錯誤。某些使用 ICH9 晶片組的計算機會發生這種情況(也許其他計算機也可能會發生這種情況)。 BIOS 例程在硬碟上的偏移0x1c3 上搜尋整個HDD 的結束位址,如果這些與某個值(FE FF FF) 不匹配,則整個例程將掛起並顯示「正在偵測AHCI 連接埠XXX... .」。將分割區大小調整到最大就可以了。在 0x1C3 處填入「FE FF FF」不是,GRUB 根本不喜歡這樣並且拒絕出現。
我問自己為什麼 AHCI 例程必須從 HDD 表面獲取信息,而不是從 HDD 控制器的閃存條目獲取信息。
答案2
我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首先嘗試新的 SATA 電纜,然後切換。我的電纜很差,主機板上的端子和硬碟也很髒。硬碟機的電源也壞/髒。
我假設你的克隆文件是好的。你能測試一下嗎?
如果您的原始硬碟可以與新的 Bios 快閃記憶體一起正常啟動,那麼我會安裝兩個硬碟。我會格式化有問題的硬碟(NTFS)。測試一下,如果可以的話,用 Ubuntu 製作一個可啟動的快閃記憶體。設定雙啟動 HDD。重新啟動以安裝 Ubuntu。如果運作良好,請按照您喜歡的原因設定分割區。
我讀過有關BIOS更新不良的信息,但從未處理過。如果這件事發生在之後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