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應該在 Linux 中指定哪些 ping 選項來模仿 Windows 預設值?

我應該在 Linux 中指定哪些 ping 選項來模仿 Windows 預設值?

如果您曾經ping在 Windows PC 和 Linux PC 上運行過,那麼很明顯它們不使用相同的設置,例如資料包大小、TTL、等待時間等ping。 PC 相同的設定(使用預設選項)嗎?

到目前為止我透過比較收集到的信息微軟文件Arch Linux 線上說明頁

ping -c 4 -s 32 -M dont -t ?? -Q 0 -W 4 www.google.com
  1. -c 4 總共發送 4 個資料包(Windows 預設)。 Linux 預設值為 ∞。
  2. -s 32 使用 32 位元組資料(Windows 預設值)。 Linux 預設值為 56。請注意,這不包括 28 位元組 ICMP 和 ECHO_REQUEST 標頭。
  3. -M dont不要設定 DF(資料包碎片)標誌。 Microsoft Docs 似乎暗示允許分段,但線上說明頁沒有說明預設值。
  4. -t ??設定 TTL(生存時間)。微軟文件狀態“預設值是主機的預設 TTL 值。”線上幫助頁不指示預設值。
    • 如何確定預設主機 TTL?
  5. -Q 0我相信等效的 Windows 選項是/v <TOS> 預設值是0.
  6. -W 4等待超時/等待回應的時間。 Microsfot Docs 宣告預設值為 4 秒。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