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論壇和Google搜尋結果中讀到,在 Linux(Ubuntu /Linux Mint 等)之類的系統中不需要「刷新」。
我從來沒有找到 Linux 中 REFRESHING 背後的原因或概念。
刷新在 Linux 中到底意味著什麼,我知道「F5」/「Ctrl+R」鍵可以在 Linux 作業系統中運作並執行刷新操作,但它到底是做什麼的。
還有為什麼 Linux 中不需要“刷新”,如果有那麼為什麼。
答案1
Windows 上的刷新會根據應用程式執行許多不同的操作。如果您談論的是文件管理器 - 重新加載/刷新是在某些情況下需要(並且與 Windows 中執行相同的操作),但並不經常。
*nix 上的大多數現代桌面環境都使用inotify 設施,或者,對於年齡較大的人來說,文件更改監視器守護程式 famd
。您觸發適當的系統呼叫或連接到famd
,為它們提供要監視的目錄或檔案列表,並在它們更改時收到非同步訊息。對於目錄,您可以在新增、刪除、變更內容等時收到單獨的訊息。
將其視為一個在需要時為您按下 F5 的機器人。
您可以親自看到這一點!在檔案總管中開啟Downloads
資料夾,然後使用網頁瀏覽器下載檔案。文件管理器將自動顯示該文件。如果它是一個大檔案(或連接速度較慢),您甚至可能會看到filename.part
臨時檔案出現,然後大小增加,然後重命名為最終的filename
.
現代文件選擇對話框的作用相同:如果您轉到“打開...”並將文件移動到對話框顯示的目錄中,該文件將立即出現在那裡(而不是當您點擊刷新時)。
在許多情況下仍然需要刷新/重新加載:
- 如果由於某種原因,您既不運行現代內核,也不運行
famd
(例如舊安裝、嵌入式電腦)。 - 如果您的檔案/實體可透過媒體存取
inotify
但famd
不支持,因為它不是本機可存取的“目錄”,例如使用的 GNOME VFSsftp
或 KDEsftp://
IOSlave。 - 如果它們根本不是文件。例如,正在檢視的網頁或文件。但是:很多觀眾將要監視他們打開的文件的更改,並會自動重新加載它們。這在開發中非常方便,因為你有很多編輯-保存-“編譯”-查看循環——可敬的人
xdvi
在 LaTeX 排版中就是這樣做的。 KDE 文檔閱讀器okular
也可以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