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我了解,10Gb 乙太網路卡能夠在光纖電纜上每秒傳輸 10Gb 資料。現在天真地認為,要在硬體中實現這一點,需要一個運行網卡的 10GHz 時脈。
可以透過在兩個邊緣上計時將該頻率減半,但 5GHz 對於電晶體的支援來說仍然非常高。對於 100Gb 乙太網路來說,50GHz 似乎完全不合理。
運行(例如)10Gb 乙太網路卡的時脈頻率是多少?是否有一些技巧可以從「天真的」10GHz 頻率中降低這個頻率?
答案1
你是對的,這麼高的頻率是完全無法控制的。每個頻率發送一位也會為各種類型的無線電傳輸帶來問題。因此,我們擁有允許發送多於一位的調製技術。
術語:波特,大多數人都會記得電話調變解調器時代的術語,是通訊介質運作的符號率。一個符號可以包含多個位,因此發送多位符號可以在較低頻率下實現更高的吞吐量。
10MbE(10Base-T) 使用非常簡單的反向曼徹斯特編碼、10 Mbaud 和單一 -2.5v/2.5v 差分對用於每個方向的通訊。
100MbE(100Base-TX) 使用 4B/5B 編碼、125 Mbaud 和單一 -1.0/1.0v 差分對進行每個方向的通訊。因此,每個方向 4/5b * 125 MHz = 100Mb。
1GbE(1000Base-T) 使用 PAM-5 TCM,與 100MbE 相同的 125 Mbaud,所有四個 -1.0/1.0v 差分對同時用於雙向通訊。 PAM-5 編碼允許 5 個狀態,但網格調變在任何給定時間將每一端限制為 2 個狀態,因此每個符號中發送 2 位元。因此125M/s * 4 * 2b = 1Gbps。
附註:1GbE 僅使用一對來協商初始連線。如果電纜只有這一對工作,則可能會導致看似已連接的 NIC 無響應。此外,幾乎所有新 NIC 都可以在 4 對中的任何一個上進行協商,啟用自動 MDI/MDI-X(但這不是規範的要求)。 1000Base-T 需要 Cat5e 佈線。 1000Base-TX簡化了NIC,但需要Cat6電纜;由於各種原因,它從未啟動。
- 10GbE使用 PAM-16 DSQ128 編碼,833 Mbaud,4 對和先前一樣。具有LDPC 糾錯功能的新型PAM-16 DSQ-128 非常複雜,因此我不會嘗試在這裡解釋它的工作原理,只是說它即使在額定速率僅為500MHz(或更低)的電纜上,也能有效地每個符號發送3 位元訊息。因此 833.3 MHz * 4 * 3b = 10Gbps。
附註:10GbE 需要 Cat6a 佈線才能實現 100m 操作,Cat6 需要實現 55m 操作,並且可能與 Cat5e 搭配使用很短電纜。應避免使用 Cat6a 以外的電纜,因為與 100m 標準長度有差異。此外,較舊的 NIC 不具備在 100m 距離上發送 10GbE 所需的增益,並且僅限於較短的電纜 - 如果您擁有第一代 10GbE NIC,請諮詢製造商以了解詳細資訊。
- 25GbE和40GbE有擬議的標準草案 802.3bq D3.3 (2016)。已經快6年沒有更新了。它允許透過 4 對 8 類線進行 25GBase-T 和 40GBase-T 操作,最長可達 30m。我沒有草案副本,所以我不知道具體內容。
附註:之前有兩個 40GBase-T 提案。第一個使用與 10Gbase-T 相同的技術,但速度快 4 倍,並且需要經過約 1600MHz 的佈線認證。第二個使用 PAM-32 DSQ-512,需要 ~1200MHz 的佈線(較高的複雜性意味著相對昂貴的 NIC)。兩者都可能使用 LDPC 來允許使用稍微被低估的佈線。
- 100GbE目前還沒有銅標準草案。
連接器:100GbE 不會使用 C8P8(俗稱 RJ-45)連接器,但可能是其變體,稱為 GG45,在連接器的 4 個角落有 4 對。還有一個中間連接器 ARJ45-HD,具有適用於 10MbE-10GbE (RJ-45) 和 40GbE-100GbE (GG45) 的引腳。 TERA 是一種額定頻率為 1000 MHz 的競爭連接器,它似乎不太可能成為新標準。
佈線:Cat7 和 Cat7a 是額定頻率為 600 MHz 和 1200 MHz 的佈線標準。它們最初被稱為 CatF 和 CatFa。 Cat8.1 和 Cat8.2 的額定頻率為 1600 和 2000 MHz。
關於是否會有 100GBase-T 標準存在一些爭論,因為根據當前技術,Cat7a、Cat8.1 和 Cat8.2 只能分別承載 10m、30m 和 50m 的連接。 Cat7a 以上電纜與 Cat6a 及以下電纜截然不同,需要對各個線對和整個電纜進行屏蔽。顯示這些連接可行的測試也沒有證明商業上可行的實施方式。有合理推測更先進/敏感的電路在未來某個時候可以承載 100GbE,但這只是猜測。
- 值得一提的是:10GBase-R、40GBase-R 和 100GBase-R 是 10、40 和 100GbE 光纖規格系列,兩者都已標準化。這些都可用於短距離(-SR,400m)、長距離(-LR,10km)、擴展(-ER,40km)、專有(-ZR,80km)和EPON/x(-PR/x,20km)範圍。它們都使用常見的 64b/66b 編碼、10.3125 GBaud,並且簡單地使用更多「通道」來增加容量(分別為 1、4 和 10)——通道是同一光纖電纜上不同波長的光。 200GBase 專有實施正在朝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儘管其具有調製的 DWDM 頻率和高達 2Mm 的範圍。
答案2
克里斯小號已經給了正確答案:波特率,而不是 bps。
但除此之外,5GHz 並不是「電晶體支援的太高」。市面上有太赫茲電晶體。
當然,傳輸線上的 GHz 訊號很難屏蔽超過幾毫米的雜訊。另一方面,光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