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RBD 是一種用於將一台伺服器上的儲存映像到另一台伺服器上的儲存的協定。本質上,它為您提供跨兩台或更多實體機的高可用 (HA) 儲存集群,而無需昂貴的 SAN。
看起來這種設定在 Linux 中是可行的,但我使用 Windows 2012 和 Hyper V 來託管我的虛擬機,其中一些是 Win 2012,有些是 Linux。
簡而言之 - 是否可以在 Windows 電腦上創建 DRBD 設定 - 我見過 Starwind 應用程序,但他們想要愚蠢的錢 - 你不如買一個 SAN?或者,是否可以在 2 個 Linux 機器上建立 DRBD 共享,然後將該儲存用於叢集 Hyper V 儲存? Linux 上的 DRBD 共享能否將自身呈現為 iSCSI 目標/SMB 3 磁碟區?
答案1
我懷疑您能否讓 DRBD 在 Windows 上運行,但您可以輕鬆地在 Linux 上建立 DRBD 裝置並將其匯出為 iSCSI 目標,因為 DRBD 裝置只是 Linux 儲存層的另一個區塊裝置。
使用 Samba4 匯出 SMB3 共享應該也有可能,但我沒有這方面的經驗。
答案2
好吧,你有兩個選擇:
1.您需要在 FreeBSD/Linux 中的 HAST/DRBD 上建立具有 iSCSI 磁碟的虛擬機器(顯然這需要配置),並且這些磁碟隨後將用於 Hyper-V。這不是性能最高的場景,但它應該可以工作。
2.看看基於Windows的免費SAN解決方案,例如StarWind或其他產品(我不確定市場上是否有其他免費產品)。順便說一句,如果您堅持使用軟體產品,您應該看看 Native SAN 場景,它允許將 SAN 軟體直接安裝在 Hyper-V 伺服器上,由於顯而易見的原因,這是非常有益的。
答案3
使用基於 DRBD 的叢集將儲存匯出為叢集資源是標準設置,您將找到大量相關資訊和教程。 DRBD 與作為叢集資源管理器的 Pacemaker 和用於叢集通訊的 Heartbeat 結合,是建置高可用 SAN 的穩定方法,並且還可以與 Windows Hypervisor 配合使用。
上述組件的開發人員直接提供了有關如何部署基於 DRBD 的 SAN 的詳細文件。
請參閱連結以獲取更多資訊:
您可以在 drbd.org 上找到 DRBD 使用者指南
LINBIT(DRBD的作者)技術指南:
具有 DRBD 和 Pacemaker 的高可用 iSCSI
您可以在 clusterlabs.org 上找到起搏器文檔
答案4
如果 lvm 分割區作為 iSCSI 裝置安裝在 hyper V 上,drbd 應該與 hyper V 一起使用,只需將 hyper V 主機簡單地看到 iSCSI 安裝即可。它不需要知道它所連接的磁碟正在複製並故障轉移到另一個磁碟。話雖這麼說,如果一個 DRBD 節點與另一個節點之間存在重大差異,您可能會看到虛擬機器崩潰。如果 hyper V 主機連接到的磁碟機發生故障且 DRBD 故障轉移到其他系統,您可能會在 hyper V 控制台中看到系統關鍵錯誤。但簡單的重新啟動即可讓您恢復運作。在 VHDX 上真正實現故障轉移的唯一方法是使用上面提到的內容並使用群集儲存。叢集儲存可以與 DRBD 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