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嘗試使用 SAN HPE EVA 6350(具有 iSCSI 夾層和 FC/iSCSI 多工器的 2xHSV340 控制器)和基於 iSCSI 的 Linux debian 12 系統建立多路徑配置。
在 EVA 上建立的虛擬磁碟有一個「擁有者」控制器,我將它們全部保留為控制器 1。登入後,只有連接到控制器 1 FC 適配器的目標才會提供區塊設備(路徑)。因此,當 4 個 iSCSI 會話處於活動狀態時,僅存在 2 個路徑。因此,多路徑永遠不會知道所有路徑。
我重新啟動了 SAN 控制器 1,假設 SAN 將自動將其虛擬磁碟重新路由到被動控制器 2。所以我最終得到了損壞的區塊 I/O 和多路徑,只有 2 個故障路徑。
執行主動到被動故障轉移的正確方法是什麼?是否應該從發起者向 SAN 發送一些請求,或者它是 SAN 內部任務? Linux open-iscsi + multipath 可以正確處理這樣的設定嗎?
答案1
EVA 上每個ISCSI 模組的後端FC 連接埠(也稱為“MPX 橋”,因為它執行從ISCSI 到FC 的ISCSI 多工器的角色)作為FC 直接連接到每個HSV 上的HSV 前端FC連接埠控制器。 AFAIK 每個 ISCSI 模組都有 2 個後端 FC 端口,這些端口分別連接到控制器 A 和 B。
ISCSI 啟動器主機上 LUN 的多路徑資訊必須顯示來自 ISCSI 模組(即透過兩個 HSV 控制器)的所有可能的 ISCSI 路徑,其中該 LUN 到備用 HSV 控制器的路徑列為“備用”,而LUN 的活動HSV 控制器的路徑將列為「活動」。 ISCSI 模組中的 ISCSI 目標名稱應包含正確配置了 ISCSI 模組的所有 HSV 控制器前端 FC 連接埠的 FC WWN。
我沒有在此網站上評論和詢問有關 HPE EVA CommandView 陣列管理 UI 上所示的 ISCSI 模組配置的更多資訊的權限,因此您可能需要檢查以下內容:
ISCSI 控制器屬性在 CommandView 頁面中顯示為「良好」狀態。 (儲存網路->陣列->硬體->ISCSI 設備->ISCSI 控制器 1 和 2)。特別是在選項卡頁面中檢查「FC 連接埠」和「呈現的目標」的後端狀態。對照實際 HSV 陣列 FC 控制器連接埠屬性頁面交叉檢查此頁面中所示的 FC 連接埠狀態。
ISCSI MPX 主機(即由 CommandView 在陣列 -> 主機中自動/內部建立的 MultiPleXer 主機)在 CommandView 的頁面上正確顯示所有資料。每個 MPX 主機應看到 EVA 所配置的必要數量的 HSV 控制器 FC 前端端口,並確保檢查與 HSV FC 端口的這些 FC 連接是否在線。
您的啟動器主機已在 CommandView 中正確配置為 Linux 主機。
如果在您關閉或重新啟動所屬控制器時,EVA 虛擬磁碟的 HSV 控制器所有權(如 CommandView 所示)變更為其他 HSV 控制器,則可能是 EVA 上的 ISCSI 模組配置出現問題。
如果確定ISCSI模組配置正常,您可能會想要檢查問題是否出現在Windows Server主機上?如果 Windows 上沒有出現問題,則可能是 Linux 多路徑配置不正確,或者 HPE 可能不支援通過 ISCSI 到 EVA 的 Linux 多路徑。如果 HPE 確實支持,請檢查 Linux 啟動器主機的多路徑設定檔文件已按照以下正確配置適用於 Linux 的 HPE EVA Device Mapper multipath.conf 建議。
為了回答您的其他問題,SAN 中主機上的多路徑軟體/驅動程式處理 LUN 路徑的故障轉移和故障復原。主機上的實際多路徑配置取決於供應商的儲存系統功能 - 儲存系統的控制器是主動/主動、主動/備用還是主動/被動。 EVA 是一個主備儲存陣列,符合此類系統的 SCSI ALUA 標準。來自啟動器主機的多路徑驅動程式的 SCSI 命令會透過可用/線上路徑傳送到陣列的目標端口,以確定哪些路徑處於活動狀態以及哪些路徑處於備用狀態。